姓名:曹语涵
职务:流行演唱学院系 欧美演唱系声乐教师
职称:讲师
专注于人声艺术探索,致力于在传统与当代,民族与世界之间,将中国音乐与世界节拍相融合,不断探寻着声音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无限可能。
艺术经历:
英国BBC WOMAD世界音乐节;
丹麦Roskilde摇滚音乐节;
瑞典Urkult音乐节;
葡萄牙SINES世界音乐节;
瑞士BURGHOF剧院专场音乐会;
德国Hildesheim音乐节;
奥地利 Sfabikg剧院专场音乐会;
布兰梅Sendesaal剧院专场音乐会;
波兰Karlsruhe Tollhof音乐节;
德国Hildesheim音乐节;
台湾卫武营世界艺术祭;
迷笛音乐节;
北京杭盖音乐节;
树音乐北京世界音乐周;
北京山谷民谣音乐节;
珠海北山世界音乐节;
第六届亚洲流行音乐研究会议专场演出《落地世界》;
香港国际诗歌节《古老的敌意》音乐会;
韩国Sori国际传统艺术节宣传片演唱及开幕式演出;
Dior春季发布会主题晚宴表演嘉宾;
英国 sofarsounds 新年演出 ;
Saath-Saath:Music Across The Waters
萨赫特-萨赫特:印中古典音乐会 ;
亚洲传声 NoiseAsia-香港实验音乐制作人、策展人李劲松担任音乐总监策划 Zen Ensemble- Sounds of Wisdom & Des《穹苍下》专场音乐会;
教学成果:
发表论文《流行演唱中对人声器乐处理分析》
举办公开课《skr 声乐演唱技巧探索》
科研成果:
与磊落合作《云和咏叹》获得美国阿卡德米亚音乐Akademia Music Awards最佳世界节拍奖;
独立短片《从前有座山》片尾曲演唱,该片入围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提名;
萨尔特萨尔特传统音乐文化交流艺术节邀请赴印度进行演唱艺术交流,与印度歌唱家学习传统与现代唱法,并介绍中国声乐演唱技巧和创作表演形式。并参与唱片录制;
加入极具探索实验精神与民间根源文化相融合的“大忘杠乐队”,在乐队中担任人声,致力于实验人声艺术探索,游走于国外的音乐节舞台;
上海音乐学院仪式音乐研究中心工作坊“来有影 去有声”;
参与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所与科 学与艺术读书会联合发起的 《见地》论坛第三期“ 审美启蒙音乐部分 —《音乐是属于全人类的情感通用语》;
参与由北京舞蹈学院汉唐舞青年教师田湉老师创作、由台 湾《汉唐乐府》创始人陈美娥老师担任学术顾问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南音梨园戏解构舞蹈探索剧《Coexsitence/共在》, 担任现场即兴人声配乐;
线上音乐专辑:《古老的语言》《和雅集·竹下听茶》《声空探索·从微尘到宇宙》《聆听湿地之声》;
教学理念:
“乐由心生”,声带是人类最好的乐器,因我们出生的地域文化不同,每个人享有与生俱来的歌唱音色特质,以自然的歌唱本能加以现代的音乐风格训练及表达形式的多样性相结合,进而实现个人特色与歌唱能力完美结合的最佳演唱方式。